欢迎来到石家庄寰宇医疗救援护送有限公司!
微信搜索(急护送):
4006-110-12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业务范围
车辆展示
资讯中心
合作医院
设备展示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滴滴”救护车?卫计委说挺好

发布时间:2018/05/23

  交通部长一句“永远不允许”给自己惹来了“任性”的争议,去年一年,“滴滴”“快的”的专车业务把出租车行业搅得“不得安宁”,多地的罢运事件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今年1月,人民日报、新华社连续几天发表文章,炮轰出租车行业垄断;而交通部长几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出租车行业是开放较早的行业,不存在政府垄断。“出租车”跟“救护车”有什么关系?您接着往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标题下的健康报即可加关注)
  就在交通部长“任性”前的3月11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而且,救护车配置不纳入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也就是说买救护车不用摇号。
  据媒体报道,来自北京市卫计委的数字,北京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满足率仅为84%,也就是说16%的急救患者“叫不到车”;而在120每天的出车中,只有15%到20%的病人是真正需要急救车抢救的危重病人,另外则是非急救需求。看样子,北京的院前急救资源同时存在总量不足和分配失衡。怎么办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这是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分配不合理问题怎么办?“滴滴”个救护专车!其实早在2012年年底,北京市“120”就已经启动了非紧急医疗救援预约平台,每周一至周五早8时至晚8时,拨打“120”电话预约“非抢救型”救护车,就可以预约3天之内的救护车。当时卫生部门曾表示,救护车将分为“抢救型”和“非抢救型”,病情稳定的患者出院回家或者转院治疗,将调度使用“非抢救型”救护车,不再与紧急抢救需求同等对待、统一调度,将这一部分需求逐步分离出去,避免影响日常紧急救援的效率。而且,据说这个“非紧急医疗救援预约平台”,就曾经设想由社会力量开发、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实际上,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减配”的“非抢救型”救护车很早之前就一直存在,不知道北京市“非紧急医疗救援预约平台”两年多以来的运行效果怎么样。其实,提高预约效率,还是得加强宣传,让公众了解这项服务,不能等着用车打了“120”才知道能提前预约。这种类似“滴滴”的预约用车服务,虽然不属于医疗急救基本服务范畴,但它的意义不容小视。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司局的部门负责人就肯定了这种探索,认为这种分级派车的举措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急救资源的浪费。对于社会力量举办急救服务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司局的部门负责人表示,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是政府职责,但由于有些地方政府举办急救服务机构能力有限,因此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这一点也在2014年2月1日起施行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总则中得到了明确。但她同时表示,院前医疗急救是公益性质的活动,社会力量在参与其中时,应当将其办成公益事业,而不能办成营利性机构,这与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时可以自主选择按营利或非营利性质经营是不同的。通俗来讲,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急救服务机构时,可以选择将服务所得收入用以扩大规模或为公众服务,而不能装进自己腰包。